鱼菜共生硝化菌9:渗透压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大家好今天讲渗透压对硝化细菌有什么影响,硝化细菌对渗透压的能力较强,这主要由硝化细菌的生长环境所决定。一般来说,从淡水到海水,硝化细菌都有相关的种属生活其中。即使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例如,从淡水突然转到海水中,多数的硝化细菌可以快速适应环境,且活性的变化不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渗透压对硝化细菌没有影响,因此,在众多的文献报道中均不将渗透压作为硝化细菌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实践中确实如文献资料中所说的,当硝化细菌从淡水转到海水中硝化细菌没有什么影响,但从海水中转到淡水里且没有资料记录,我实验过几次,硝化细菌且全军覆灭,因为一亩虾是淡水养殖,如果做不到淡水养殖,那这个一亩虾项目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我国内地高原,从海边拉海水去养,这运费太高了,当然现在可以人工海水,可人工海水也不便宜,如果是传统排污养殖,那运行成本太高了。
一亩虾之所以在内地高原发展很快,就是因为不用换水,但问题来了,虾苗场出来的小苗一般盐度在千分之25以上,我这边必须有千分之15以上盐度的水才能把虾苗在本地池里过渡成活,这就是一亩虾系统中必须配备的一套淡化标粗小系统,为使标苗期亚硝酸盐不超标,标粗系统必须先生物启动。
记得有一次,那套系统的盐度是千分之15启动的,启动时种植槽里还没种菜,新开系统启动要一个月左右,天天5斤饲料,十多天氨氮超标,半个月亚盐有点粉红开始,证明亚硝酸菌开始氧化氨氮,20天左右氨氮没了,亚硝酸盐超标,25天左右亚硝酸盐开始降低,证明硝酸菌开始氧化亚硝酸盐开始,30天左右亚硝酸盐降到了安全指标内,说明系统中的硝酸菌已经有能力氧化每天五六斤饲转化的亚硝酸盐,所以开始进虾苗,安全下池,几天下来亚盐归零。
因为投喂饲每天在增加,担心被硝酸菌氧化后的硝酸盐会超标,所以种植槽赶紧种上菜,为保证菜存活,加速淡化,就四天时间把盐度降到了千分之四,就在第六七开开始氨氮重新出现,证明亚硝酸菌出问题了,几天后氨氮严重超标,为了救这批苗,开始减少投喂,每天换部分水,加芽孢 光合 乳酸菌加藻种等传统养殖方法,来降解氨氮,等待系统重装启动,20天后亚硝酸盐才出现,这时虾苗都已经标粗好了。
但因氨氮太高虾苗一直处在亚健康状态,所以成活率不到60%,通过几次印证,盐水中的硝化细菌,进入淡水是很难成活的,了解了这个事实后,我们现在标苗是先淡水生物启动后,进苗前把种植系统切换到自循环状态,保持硝化细菌成活,苗池不参与循环,加盐进苗,进苗后加淡水淡化到千分之五左右,开启已启动的系统,这样整个标粗期间就不用担心氨氮亚盐了,讲这个故事,证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海水硝化细菌转到淡水中是一定有问题的,当然我不是科学家,我无法用理论数据来证明,只是实践经验而已。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