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会设计配置和使用一亩虾虾菜共生零换水养虾模式

新闻    教你学会设计配置和使用一亩虾虾菜共生零换水养虾模式

在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养殖中,两种养殖模式各对氨氮的态度,前者就是目前普遍的养殖方法,是极力的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止氨氮亚硝酸盐的产生,后者是一亩虾养殖模式,是让氨氮顺其自然快速的转化成硝酸盐。

 

 

打个比方:不让氨氮产生,把氨氮视为鬼子,不让鬼子进村,用各种手段把鬼子消灭在村子外面,另一种把鬼子引进村,然后把鬼子分割消灭,如同地道战。

 

前者动用大炮导弹,投入高大上的微滤机,蛋白分离器,臭氧杀菌灯,分级沉淀池,k球流化床等等,在养殖过程中不停的添加各种菌种,藻种,碳源,几百上千万的投资以及高额的运行成本,目的只有一个,不让氨氮产生,那问题来了,这到底有用吗?应该说掌握了这些设备和菌藻应用技术的人员,的确可以做无氨氮养殖,可是能掌握这些技术应用的人,少之又少。

 

 

因为就目前这些设备和菌藻要学会正确使用,没有三五年的专心学习是不可能掌握的了的,在网上很多半桶水的,基本都是卖药的,他本人连下水裤都没有穿过,只学了一点理论,就做起老师来,结果害了多少初养者,因为养殖是靠经验积累的技术才叫养殖技术,靠书本及学校里学的不能叫技术,只能叫养殖知识。

 

 

继续前文,氨氮的来源是有机物,水体中的有机物有那些呢?鱼粪、残饵、细菌和藻类的尸体,这些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都会腐烂发臭产生氨氮而溶入养殖水体中,随着氨氮的出现,有一种叫亚硝化细菌的自养菌也就随之出现,这种菌专做一件事,就是氧化氨氮产出亚硝酸盐,所以你的水体中一但出现了亚硝酸盐,那证明你在村外的拦截以经失败了,鬼子进村了,因为村里没有工事可以消灭鬼子,氨氮亚盐越高,损失就越大。

 

 

 

另一种菌叫异养菌,异养菌 是指从有机化合物中获取碳营养的一类微生物。依能量来源不同又分为化能异养菌和光能异养菌。该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比如常见的光合菌、芽孢菌、酵母菌甚至是em菌其实都是这种方式。

 

 

生物絮团则是把这类菌前期是异养菌随着演变成自养的硝化,这样就变成了每个图案都硝化菌膜,这种转变一般需要30-40天,等你养到这地步都快出虾了,另外一个弊端就是这些都是耗氧菌,而且是依赖外源添加的,一旦水体缺氧或者密度过高时这些菌首先是争夺有限的溶氧,当虾溶氧不够时会出现死亡,此时异养菌繁殖然后继续菌之间争夺,被打败的都变成蛋白,然后转化成氨氮、硫化氢、亚盐,此时整个系统就是炸弹,一发不可收拾;当然也有养的好的或者能做到半絮团,但是对技术的要求水平非常高,很难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另外除了菌就是藻,藻怎么理解,其实就是跟菌一样均匀分布在水体中的一棵棵微小植物,藻类可以吸收水体亚硝酸盐,白天时候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二氧化碳吐出氧气,而晚上则是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因此白天有阳光时候溶氧值会很高,晚上甚至到了早上溶氧就是一天最低点,同时ph也是因为呼吸作用变低,呈现白天高晚上低的曲线,一天之中都有如此的变化,对虾有没有应激?系统稳定性有没有影响?如果你把控能力有限是不是存在风险和技术难度?

 

 

说到这里问一下自己有这个实力能让有机物都被全部分离出去吗?都能把它们被你添加的有益菌及藻吸收完吗?很多朋友听了我的课后都在改装自己的养殖设备,因为他们都装了微滤机等设备,可是亚盐超标且一直困扰着他们,压根不是卖设备的那样宣传的效果;然后只能寄希望于药厂,用了不知多少菌藻和商品硝化细菌都无济于事,有几个朋友我教了他们一个方法,结果这个问题已经彻底的解决了。

 

 

今天我把鱼菜共生处理氨氮和亚盐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也是一亩虾系统的核心技术,因为一亩虾对待氨氮的处理方式,一亩虾系统是一个生态循环系统,不需要用菌用藻来消灭有机物,而是让有机物鱼粪虾粪残饵,在没有腐败之前从水体中被水泵吸走,进了处理系统中的发酵过滤袋里面,养殖水体和处理系统是完全分开的,处理系统是一条流水线。

 

 

一亩虾系统的核心是养殖水里加一个水泵,在池边上做一条或几条种植槽,槽高60-75公分,宽长要按实际的养殖水体来计算,10立方水体配一立方左右的种植槽,种植槽前面放过滤袋,过滤袋数量是按最后的饲料投喂量定的,三个过滤袋每天在25度温度下可以分解一斤左右的饲料,种植槽后面放硝化球。

 

 

硝化球的数量也是按饲料投喂量计算的,一斤饲料转化的亚硝酸盐需要1000个平方表面积的硝酸菌挂膜才能硝化亚硝酸盐,一个大号过滤球和小号球展开表面积在一个平方左右,380个大球为一个立方,2350个小号球一个立方空间,自己可以根据数量去计算。

 

 

小球单位空间表面积更大,大球大空间投资少;小号球是整球发货不需要拼合倒进去就能用,清洗简单高压水枪一冲就跟新的一样,大球成半发货需要拼合可以放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珊瑚石这种天然矿物材料,用来增大过滤面积,稳定水体PH和总碱度等;如果你的空间有限比如类似景观这种推荐用小号球,反之则是大号球。

 

 

 

种植槽放好过滤球后,球上面盖上不透光的板或其它物品,硝化细菌不能有光,否则活不了,在盖板上种上水草水葫芦,或者用二培种植杯加浮板种植蔬菜,既有蔬菜又能起到过滤水体的效果;当然了这是最简单的水培模式。

 

如果想要更复杂或者利用电控潮汐,可以种植槽顶部放15-20公陶粒,球和陶粒用隔板分割,只需要水能上来根系下不去就行。陶粒本身也是过膜材料也是种植介质,水位变化根据植物生长需要通过定时器自动控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虾苗淡化过程中盐水问题,也就是说淡化时水位是处在陶粒层之下,盐度不会侵蚀蔬菜根系,等到盐度降到千分之二三左右,植物根系能适应时候,就可以正常涨落潮了;不能潮汐时候如果植物缺水可以用花洒喷淋一下。

 

 

电控潮汐的原理和方法以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具体制作方法可以参照小川2019年制作的专门课程,从原理到结构到接电路和控制都很清楚;这种方式要比水培复杂,技术含量也高。

 

做好硝化系统后,过滤袋连接水泵,必须要水泵,因为过滤袋需要有压力才行,否则二天就堵死不通水了,以上是虾菜共生的技术要点,配合过滤袋、过滤仓、硝化球、种植陶粒、二培种植和电控潮汐就可以实现零换水零排放养虾,更没必要去上个微滤机。

 

 

既然有了也要方案就给大家一个方法:水从微滤机出来后,水泵把水抽进过滤袋.小微粒有机物被拦截在袋子里面发酵转化成氨氮,带氨氮的水被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被过滤球上的硝酸菌氧化成硝酸盐,硝酸盐被种在上面的水草吸收了,净水回到养殖池里。

 

 

 

要注意的几件事,首先微滤机的流量必须二三个小时把养殖水体循环一遍的流速,如达不到,就废了它,直接把泵放进养殖池就可以了,泵的大小,按流量配置,以每1-3小时循环一遍养殖水体为标准,还有种植槽底部过滤球下面必须有增氧气头,因为硝化细菌没有氧气不会工作。

 

 

以上就是鱼菜共生和虾菜共生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你能掌握了这些要点,实现零换水零排放养鱼养虾都不是问题,球和种植杯及过滤袋、潮汐发生器、防吸罩、专用泵、酵化箱等设备和配件可联系购买;想系统学习电控潮汐模型和原理几百块钱就可搞定,省了舟车劳顿来参观看个热闹,自己有个手机就能学真技术;现在学习还有学一赠一的活动。

 

 

如果学习之后有疑问或者想确认可行性都可以联系赵老师给提建议或者设计参考。

 

 

 

2022年3月28日
浏览量:0
收藏

微信扫一扫加陈总微信

 

抖音/官网/微信号 请认准 yz500a

抖音短视频 每天分享精彩内容